黄芪别名,绵芪、北芪、口芪、黄耆、晋芪等。黄芪为豆科黄芪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入药,嫩叶炒制后可作药茶。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 Bge.var.mongholicus (Bge.) Hsiao.和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 Bge.)为黄芪商品中的主要品种。
黄芪为常用中药,号称“补气之首”。 李时珍说:“耆,长也,黄芪色黄,补气之长,故名”。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有关黄芪的产地的记载首见于《名医别录》:“生蜀郡山谷,白水(陕西南部)、汉中。”陶弘景称:“第一出陇西、兆阳(在甘肃)……次用黑水(四川)、宕县(甘肃)……又有暨陵(四川)、白水者”。可见在南北朝以前,甘肃产者为佳,川、陕也有出产。随着人们对其功效、质量的认识不断提高,其主产地也在发生着变化。《唐本草》载:“今出原川(宁夏固原)及华源(陕西赵县)者良。蜀汉不复采用”。到宋《图经本草》载:“今河东(山西)陕西州郡多有之。”宋·陈承《重广补注神农本草并图经》明确记载:“本出棉上(山西)者为良,故绵黄芪,非谓其柔韧如棉也。今图经所绘宪州(山西静乐者)者,与棉上相邻也。”元·王好古在《汤液本草》中载:“棉上即山西沁州,黄芪味甘,柔软如棉,能令人肥。”明·李 时珍《本草纲目》对黄芪的记载与宋代基本相同,也肯定了“棉上者良”。清·《本草蒙筌》载:“棉芪出山西沁州绵上,此品极佳,此为上品。”从以上黄芪的发展过程,可清晰看出它经过了由四川、甘肃、陕西,向山西逐步转化的历史,至清代已肯定为山西所产“极佳上品”。由肖培根院士主编、2001年出版的《药用动植物种养加工技术》中指出:目前山西北部一带浑源、繁峙、应县、代县等地产出的黄芪品质是最好的,加工为炮台芪,出口并内销。同时指出: 经现代研究证明:从生长动态,根部切面结构、多糖含量等考察,山西恒山黄芪具明显优势。它所含的人体必须微量元素钡、鈷、锶、鉻、锰、锌等较高,而对人体有害的Be、Pb较低,同时含有具有提高免疫能力、抑制癌症硒。
黄芪味甘,性微温,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托毒排脓的功能,为大宗、常用滋补中药材,已有2000多年的应用历史,黄芪是目前中医临床处方和中成药用量最大的中药之一,俗有“十药八芪”之称。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水肿,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萎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糖尿病等症。黄芪又是重要的“保健食品”,经测定,黄芪含有活性较强的三萜皂苷、黄酮类、多糖类、氨基酸、微量元素等有效成分。广泛应用于食品、佐料、煲汤、炖肉,可增加其鲜味和营养。山西省太原市清代著名医学家傅山先生配制的名食“头脑”中的主要佐料就有黄芪,常食可强身健体,延年益寿
山西黄芪主要产区在北岳恒山山脉,以自然生长为主,主要集中在浑源、应县、繁峙、广灵等县,尤以浑源最为集中,全县28个乡镇,就有14个乡镇山坡地生长有黄芪。黄芪面积22011公顷,总产量约占全国的10%。适宜土壤中性偏碱,疏松多孔,钾、硒含量丰富,成土母质为花岗岩片麻岩组成的粗砂壤土,土壤发育不完全,主要土壤类型为粗骨性栗褐土、淋溶褐土和褐土性土,颜色以褐棕色为主,砂粒较多,表层土壤根系较多。土层深厚,疏松多孔,十分有利于黄芪根的下扎。
黄芪是典型草原中旱生性多年生草本植物,喜凉、喜光、耐旱、耐寒、怕涝、怕黏。适宜生态环境为海拔800~1800m的高原草地、林缘、山地。年均气温为–3℃~8℃,≥10℃积温3000℃~3400℃,最佳为3200℃。年降水量300~450mm,耐寒暑极温,冬季小于–40℃夏季大于38℃时,均能生长。要求土层深厚,有机质多,土壤透水力强的沙质土,pH=7或稍大于7,草原栗钙土或草原黄沙土均可良好生长。
豆科黄芪属(Astragalus)植物为多年生或1年生草本,半灌木,稀为小灌木。本属植物包括8个亚属,约2000多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规定,只有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可入药使用。
二、生长习性
(一)生长发育
黄芪从种子播种到新种子形成需要l~2年的时间,2年以后年年开花结实,以第三年所结的种子质量最好。每年年内其生长可分为幼苗期、现蕾开花期、结果期、枯萎休眠期4个阶段。
1.幼苗生长期
从子叶或冬芽出土到花芽形成前为幼苗期。黄芪种子吸水膨胀后,一般在地温达5℃~8℃时就可发芽,以25℃发芽最快,仅需3~4天。土壤水分以18%~24%时对出苗最有利。生产上多在春季地温5℃~8℃时播种,播后12~15天就可出苗。在伏天地温达20℃~25℃时的雨季播种,播后5~8天即可出苗。
当幼苗出土后,小苗出5出复叶前,根系发育还不十分完善,吸收能力差,根系入土较浅而最怕干旱,尤其是干热风。小苗5出复叶后,根瘤形成,吸收根显著增多,根系的水分、养分供应能力增强,叶面积扩大,光合作用增强,幼苗生长显著加快,在生育期短的地方,一般春播当年不开花,均为幼苗生长期。
越冬后的黄芪根在每年春季地温上升到5℃~8℃以上时开始萌芽,10℃以上陆续出土,称为返青期,返青后迅速生长,约30天即可长到接近正常植株的高度,其后生长速度又减缓下来。
2.现蕾开花期
花蕾由叶腋间现出到果实出现前为花蕾期。2年生以上植株一般6月初在叶腋中出现花蕾,先是中部枝条叶腋现蕾,以后陆续向上,蕾期20~30天,先期花蕾于7月初开放,花期为20~25天。花期若遇干旱,会影响授粉结实。在生育期长的地方,春播黄芪于8月下旬现蕾开花。
3.结果期
小花凋谢至果实成熟为结果期。2年生以上的黄芪每年7月中旬进入结果期,果期约30天,1年生黄芪9月为果期。果期如遇高温干旱,种皮不透性增多,硬实率增加。黄芪根在开花结果前,生长速度最快,此时地上部光合产物主要输送到根部积累,以后由于开花结果消耗养分,根部生长变缓。
4.枯萎休眠期
地上部分枯萎至第二年返青前为枯萎休眠期。秋季气温降低,光合作用显著减弱后,叶片开始变黄,地上部枯萎,此时地下部越冬芽已形成。黄芪抗寒能力很强,不加任何覆盖也可越冬。
(二)根的特性
1.根对水分的要求
黄芪根对土壤水分要求比较严格。黄芪幼根的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和养分供给地上部分和其本身的生长发育。由于自身生长旺盛,1~2年生幼根在土壤水分多时仍能良好生长。随着黄芪的生长,老根的储藏功能增强,须根着生位置下移,主根变得粗大,不耐高温和积水,如果水分过多,则易发生烂根。所以栽培黄芪应选择渗水性能好的地块,以保证根部的正常生长。
2.根对土壤肥力的要求
黄芪根对土壤有很强的适应能力。黄芪生长的土壤类型很多,但在不同的土壤质地、颜色及土层厚度上黄芪根的产量和质量有很大的差异。从土壤质地来看,过黏,根生长慢,主根短,支根多,呈鸡爪形;过砂,根部组织木质化程度大,粉质少。从土壤颜色看,生于黑钙土上的根皮呈白色;生于砂质或冲积土中,根色微黄或呈淡褐色,以此色最佳。从土壤厚度看,土层很薄的主根很短,分枝多,也呈鸡爪形,商品性能差,土层深厚的冲积土主根垂直生长,长达1.6~2.0m,须根少,即为商品中的“鞭秆芪”,其品质最好,产量最高。黄芪生长的土壤pH值为7~8。
(三)种子特性
黄芪种子有硬实现象,即有相当一部分种子的种皮失去了通气透水性能,在适宜的萌发条件下,也不能吸水萌发。黄芪种子的硬实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其硬实率因各地气候条件不同而不同,一般硬实率在40%~80%。
黄芪种皮的栅栏细胞层较厚,栅栏细胞内含有果胶物质。由于果胶物质在高温干旱条件下迅速脱水而造成不可逆性,失去了吸水膨胀的能力,使种皮硬化。又因黄芪种子小,种脐小且结构紧密,阻碍种子吸水,这种双重因素的作用是黄芪种子成为硬实的根本原因。硬实还与成熟度有关,随着种子成熟度的提高,硬实率增加。
三、栽培技术
(一)选地与整地
1.选地
选择适宜的土地是黄芪出苗保苗,满足根系生长发育所需养分的关键。黄芪应选择土层深厚、肥沃、土壤通透性能良好的砂质壤土、冲积土或黄绵土均可。本着黄芪向山区发展,不与粮争地的方针,也可在山区选择土质肥沃疏松的撂荒地。不宜选择土层浅、土壤瘠薄、低洼黏重或山阳坡跑风地。
2.整地
黄芪是深根性药用植物,所以选好地后必须深耕。耕地时因地而异,翻地的深度可根据土层厚度来决定,育苗和直播地必须深耕到30cm以上,翻地太深,易将死土上翻到地面,对幼苗生长不利,俗称“不发苗”。为避免生土上翻,可采用活土层上翻,死土层深松耕,上翻是在犁铧上安犁壁,下翻是在犁铧下安松土钩或松土铲。也可采用2次作业,先深松耕,再翻地,或只松深耕,而不翻地,这是干旱和半干旱地区蓄水保墒良好的土壤耕作措施。移栽一般深耕20cm即可。选地和整地是种植黄芪能获得高产和优质品的主要基础。
近年来在东北地区的许多地方,采用加厚活土层,促使黄芪根长而顺直,且容易刨挖,成采用厢栽或大高垄栽培,效果均很好。厢栽即在播种前按80~100cm埋桩,四周用杂木板,或杂树枝围成厢,厢长不限,多为南北向,厢高80~100cm,填入表层活土至厢高。大高垄即高、宽均为80~100cm的高垄,垄内全是肥沃疏松的表层活土,然后直接播种种子,连续生长5年以上采挖,这样栽培的黄芪根形好。同时也解决了温度低,土壤湿度大的矛盾。
(二)施肥
黄芪根系有固氮能力,一般不使用氮素化肥。整地时结合施入充分腐熟的农家肥料,每亩施入厩肥或堆肥2500~5000kg,过磷酸钙25~50kg,硫酸钾300~125kg,均匀撒施地表后再翻耕,或用旋耕犁混肥、混土。然后及时耙耱,注意保墒,为播种创造一个清洁的表土层,待土壤踏实几天后再播种,切不可虚土播种,若虚土播种,播种深度不好掌握,会发生缺苗断垄现象。
(三)品种选择
栽培的品种要根据用药目的而定,不可盲目种植。以提取黄芪皂苷有效成分为主的品种,应选择膜荚黄芪。它是黄芪属植物中皂苷含量比较高的品种之一,该品种生长健壮,产量高;用于制作保健食品,则应选择蒙古黄芪,其营养丰富,特别是多糖含量高,保健作用好,且黄芪浸膏含量高。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地方品种在当地也入药,如大量分布的多序岩黄芪属植物岩黄芪,商品名称为“红芪”,为多年生亚灌木植物,以根入药,有强心利尿作用,红芪入药的历史很久远,俗有“先有红芪,后有黄芪”之说,武都所产苏巴红芪,声誉不在黄芪之下;还有多年生草本植物的拟蚕豆岩黄芪,以根入药,可代黄芪用;以种子入药的扁茎黄芪,别名“沙苑子”,有补肝益肾,明目固精的作用。随着黄芪用药与保健食品及其他方面的开发,黄芪品种资源的利用,必须适应医药市场发展的需要。
(四)种子处理方法
1.机械处理。选择饱满无虫蛀的种子,用谷子碾米机快速碾1遍,将种皮划破即可。若处理过重,或多遍处理效果都不佳。也可将种子置于石碾上,放厚些,快速碾数遍,待种皮碾至外皮由棕黑色变为棕色时即可;或将种子拌入2倍的细砂揉搓,种皮擦伤即可带砂播种,生产上多采用此法。
2.沸水处理。将种子放入沸水中不停地搅动1分钟,立即加入凉水,将水温调至40℃,再浸泡2小时,将水倒出,种子加盖物闷8~12小时,待种子膨大或外皮裂口时,即可播种。或用50℃的温水浸泡12~24小时,捞出后晾干表面水分即可播种,在内蒙古包头一带多采用此法。
3.化学处理又称硫酸处理。将种子放入70%~80%的硫酸中浸泡3~5分钟,取出种子迅速在流水中冲洗干净,发芽率可达90%以上。也有用过氧化氢等多种化学方法处理,但生产中一般不用此法,操作要求严格,不安全,还会增加生产成本。
(五)播种期的确定
黄芪种子容易发芽,在水分条件满足的情况下,温度在5℃~30℃的条件下均可发芽。
生产上可春播、夏播、秋播或冬播,应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来确定各自的最佳播种期。
1.春播
黄芪产区多实行春播。一般当地温达5℃~8℃时播种,播种后仅需12~15天就可出苗。春播宜早不宜迟,早春播就是利用春季土壤解冻后的返浆水,来满足种子发芽对水分的需要,有的地方提早到当土壤表层解冻2~3cm时播种,称“顶凌播种”,是生产上常采用的一种方法,在山西黄芪产区应用历史较久。
2.夏播
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早春时若错过适宜的土壤水分播种期,或因干旱严重而不能实行春季播种,可采用夏播。夏播又称雨季播种,可在伏天地温达20℃~25℃时播种,播后仅须5~8天即可出苗。夏播后若遇阵雨或大暴雨,雨后地面易板结,会影响出苗。因此,雨后要及时破除板结。夏播又分伏前播和伏播,以伏前播种较好,因其首先可以避免高温对黄芪出苗的不利影响,其次是幼苗到越冬时根系生长得较长而粗,根系的木质化程度也高,具备了一定的抗寒能力,比大伏天播种的成苗率高、抗寒力也强。近年来,在山西浑源县黄芪主产地由过去的春播逐渐变为伏前播种,一般在5月中旬至6月中旬播种,进入7月份的高温季节就不再进行播种。
3.秋播
一般采用早秋播,在立秋后的8月上、中旬进行播种。秋播的土壤水分和土壤温度均适宜黄芪种子发芽的需要,幼苗至越冬前也可安全越冬,但因幼苗根细而小,达不到移栽要求,需要次年再生长1年。秋播在无霜期长的地区适宜采用,但在寒冷的长城以北地区就不宜采用。
4.近冬播种
近冬播种是利用晚秋充足的土壤水分和早春的返浆水来满足种子发芽对土壤水分的需要,提早出苗躲过春旱。当地温下降到0℃~5℃时开始播种。近冬播种“宜晚不宜早”,应注意适期晚播,以确保种子播种后不萌发,以休眠状态越冬。若播种早,气温和土壤温度高,或播种后遇暖秋,种子萌动后易被冻死。近冬播种应适当加大播种量,以防因气温回升使部分种子萌动发芽而被冻死,降低出苗率,造成缺苗短垄现象。近冬播种是恒山黄芪产区常采用的播种方法,也是过去半野生黄芪坡采用的一种传统播种方法,历史悠久。也有的采用在下雪后将种子撒于雪上,待雪融化后放羊蹬坡,这样即可将种子盖住。
(六)播种方法
1.直接播种
直播黄芪目前多采用条播或穴播。其中穴播方法较好,因穴播保墒好,覆土一致,镇压适度,有利于种子的萌发,种子集中也有利于出苗,出苗后丛内互相遮光保湿有利于保苗。穴播多按20~25cm穴距开穴,每穴下种3~10粒,覆土1.5cm,踩平,每1亩播种量1kg。条播是按行距25~35cm开沟,将种子播于沟内,覆土1.5~2.0cm,然后用木滚子压1遍,播种量2.0~2.5kg。
2.育苗移栽
由于黄芪根系入土较深,采收时费工,近年来部分地区采用育苗移栽的方法栽培黄芪。育苗一般在春天进行,播前浇足底墒水,可撒播,也可条播。撒播出苗率高,但因没有行 距,黄芪出苗后锄草不方便,条播便于锄草。一般行距20~25cm,覆土2cm,每亩播种量6~8kg。育苗1年,秋末移栽,也可早春移栽,但以冬前移栽质量好,产量高,一般增产30%以上。移栽前要求边起苗边移栽,起苗时要深挖,保证根系完整,无损伤,一般主根长度在30cm以上,起苗后要分级,按粗细、长短分开,去除病弱苗、破皮苗,分叉苗。移栽时按行距40cm,开沟深10~12cm,每亩栽苗2万株为宜,不可少于1.2万株,适当密植有利于提高产量。旱地移栽要适当深些,以利保墒,将黄芪苗平放于沟中,株距10~15cm,摆放苗后及时覆土,或边移栽边覆土,至“昼消夜冻”时浇冻水,早春不浇返青水,只进行多次耙耱保墒的土壤耕作措施。若是旱地,移栽后冬前还要多次耢地或耱地,以利保墒,开春后还必须“顶凌耱地或耙地”,此法是旱地蓄水保墒的重要措施,移栽后第二三年即可采收。这样栽培的黄芪采收方便,黄芪主根上下粗细均匀,加工出的黄芪片商品性能好。育苗移栽是近年来甘肃和内蒙古采用的主要方法。
3.高垄栽培法
将地面起高垄,垄高、宽各60~80cm,长因地制宜,有条件也可用木板、树枝等材料,做成南北行大高垄木槽,槽高、宽各80~100cm,槽内填入疏松的耕作土壤,然后播种黄芪。生长3~5年采收。去除木板,挖取黄芪,这样栽培的黄芪,根系完整,商品性能好,是东北等地过去常采用的方法,也是一种直接播种法,但费工费料,现仅少数地区采用。
4.间作套种
蒙古黄芪播种后,第一年幼苗细弱,生长慢,怕强光,略有荫蔽容易成活。山西晋北一带多采用混播,即6月下旬把黄苠与油菜、胡麻或荞麦种子混在一起播种。由于油菜、胡麻出苗、生长快,可以给黄芪遮阴蔽风,而且可以减少杂草的生长。黄芪种子每亩播种量2kg,油菜0.1kg,行距30~40cm公顷。当年可收油菜和胡麻,由于胡麻和油菜成熟早,黄芪当年还可单独生长一段时间,这是提高土地利用率的有效方法。
(七)田间管理
1.苗期管理
黄芪小苗对不良环境的抵抗能力弱,不宜过早间苗,育苗地一般不间苗,直播地在苗高6~10cm,5出复叶出现后进行疏苗,当苗高15~20cm时按株距10~12cm定苗,穴播的每穴留苗2~4株。如缺苗过多,应及时补种,不宜移栽,因小苗移栽后主根短,易发生分叉,支根多,商品性能差,以浸种催芽后补种为佳。
蒙古黄芪一般第一年不开花,基本都为幼苗生长期,直播地每亩宜留苗2万株以上。有些地方种植的膜荚黄芪当年能开少量花,当年采收,因膜荚黄芪适应性强,宜种地区广,生长健壮,应早间苗,早定苗。膜荚黄芪一般不移栽,以每亩留苗密度在2万株以上为宜。
中耕除草是苗期的主要管理任务。苗高5cm时结合间苗,进行中耕锄草,苗高10cm时,结合定苗,进行第二次中耕锄草。也可用除草剂,一般在播种前1周每亩使用48%氟乐灵100~120ml,兑水30~50kg,均匀喷施地面,然后用钉齿耙耙地,可有效防除多种单子叶杂草的危害。苗期一般不进行灌溉,播种前只要浇足底墒水,即可满足黄芪当年整个生育期对水分的需要,适当的干旱有利于根系下扎,可以增强幼苗的抗旱能力。土壤水分多,主根短,毛须根多,地上茎叶易徒长,植株生长弱,易感病虫害。在雨季前要做好排水工作,防止黄芪地积水。
2.中期管理
从黄芪生育特性看,应是第二年以后每年的现蕾期至结果期为中期。从管理角度看,应是黄芪种植后的第二、三年,此期是黄芪一生中生命最旺盛的生长时期,开花多,结子多,且种子的质量好,以3年生黄芪的种子质量最佳,用此种种子繁殖的后代,生长健壮。播种后的第一年,黄芪以长根为主,当年主根可达50cm以上。平栽的蒙古黄芪,而且是以长长为主,有的优质蒙古黄芪苗,由于改变了自然生长方向,根系由垂直生长变为横向生长,在主根的末端会发出大量的支根和须根,向下生长,吸收土壤水分和养分,主根停止水平方向的加长生长,而地上部分制造的有机养分,向下输送时,首先在主根积累,其次才供应支、须根。因此水平移栽的黄芪,第二、三年以加粗为主。
追肥应以有机肥为主,以人畜粪水、饼肥为佳,过磷酸钙、硫酸钾沟施或穴施,施肥后盖土,可加速黄芪的生长。适当增施磷、钾肥,对于提高结实率和种子的饱满度有良好效果。准备第三年收获的黄芪,冬季苗枯后,土壤封冻前每亩施入厩肥2000kg,加过磷酸钙50kg,或饼肥150kg,混合拌匀后于行间开沟施入,再盖土。地面撒施会降低肥料利用率。
黄芪是耐旱植物,一般情况下不需浇水。但在播种后出苗期和返青期需水较多,如遇天气连续干旱无雨,有条件的地方可在此期间进行灌溉,以促进返青后植株早发育。雨季湿度过大,易出现烂苗死根现象。3年生以上黄芪的抗旱能力强,但不耐涝,所以必须注意排水,以防烂根。
2年生以上的黄芪每年在6~7月抽薹开花,如计划收种子的,于开花前要多施追肥,促进开花结实。若不采种,则应在抽出花序之前,将花梗去掉,减少养分消耗,以促进根部生长,提高药材质量。
3.后期管理
从黄芪的生育特性看,后期应是小花凋谢后的结荚初期至果实成熟期,或植株枯萎期。从管理角度看,应是黄芪进入第四年后的生育时期。野生黄芪在自然情况下可连续生长8~12年,从第四年开始,生命能力逐渐下降,植株生长状况和开花结子明显低于第三年的植株。半野生人工栽培的黄芪,在芦头下髓部开始逐渐腐朽,随年限增加朽芦心加长变粗,芦头上仅剩1圈外皮,芦头上的茎枝数逐年增多,变细。人工栽培的膜荚黄芪,一般在当年或第二年采收,很少超过3年。人工栽培的蒙古黄芪也大都在第三年采收,最晚也不超过第四年。但半野生黄芪栽培均在第五年后采收,采收的黄芪芦头下均有一段朽心芪。
田间的主要管理任务是防早衰,防白粉病。年限加长,植株的抗病能力也逐年下降。
(八)痛虫害防治
1.病害防治
危害黄芪的病害主要有根腐病、白粉病和紫纹羽病(红根病)。
(1) 白粉病。为黄芪的主要病害,从苗期到成株均可发病。受害叶片两面和荚果表面均有白色绒状霉斑,严重时霉斑布满叶片和荚果。后期在病斑上出现小黑点,造成叶片早期脱落,严重时使叶片和荚果变褐或逐渐干枯死亡。
病菌在病株残体上越冬,在温度16℃~24℃、潮湿、田间密度大或杂草丛生的条件下,易发生此病。一般7月初至8月末为发病盛期。
防治措施:应以预防为主,收获后清洁田园,集中烧毁;忌连作,实行轮作倒茬,黄芪地的前作物不选豆类植物,如大豆、绿豆、蚕豆等,也不宜选择收根茎类的农作物,宜选禾本科植物;合理密植,增施磷、钾肥,提高抗病能力;注意田间排水。发病前可用50%多菌灵、70%甲基托布津1000~1500倍液灌根或喷洒,或喷80%代森锰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65%福美锌可湿性粉剂300~500倍液,或波美0.3度的石硫合剂,每半月1次,共3~5次。
(2) 紫纹羽病。因发病后根部变成红褐色,又称“红根病”。先由须根发病,而后逐渐向主根蔓延。发病初期可见到白色线状物缠绕根上,为病菌的菌索,后期变为紫褐色,并相互交织成一层菌膜和菌核,包围住根部和茎基部,根的白皮层向内腐烂,最后全根烂完,叶片枯萎,全株死亡。该病由真菌引起,菌核在土壤内越冬,菌核萌发侵入须根。一般在6月下旬开始发病,7~9月危害严重。在土壤黏重、重茬地,容易发病。
防治措施:以预防为主,清除病残组织,集中烧毁;实行轮作,与禾本科作物轮作3~4年后再种黄芪;发现病株及时连根带土移出田间,防止菌核、菌索撒落土中。播前每亩用石灰氮20~23kg作底肥,经两周后再播种,生长期病穴用石灰水灌穴。
(3) 根腐病。发病初期根部表层发生褐色水渍状不规则病斑,然后向根部扩展蔓延。
地上植株叶片变黄枯萎,茎基到主根均变为红褐色,干腐,上有红色条纹或纵裂,侧根很少或已腐烂,病株极易从土中拔起,主根维管束变成褐色。在潮湿环境下,根部长出粉霉。该病由真菌引起。高温多湿条件和土壤黏重易发生危害。一般5月初发病,7~8月发病严重。
防治措施:选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地块,严格控制土壤湿度,不使地面积水;实行轮作、条播。发病期用50%托布津,或50%多菌灵800~1000倍液,或石灰水100倍液灌根,也可用1%硫酸亚铁施于植株周围进行土壤消毒。
2.虫害防治
黄芪的主要害虫有3类:一是食心虫,危害黄芪的食心虫主要是黄芪籽蜂,其对种子的危害率一般为10%~30%,严重者达40%~50%。其他食心虫还有豆荚螟、苜蓿夜蛾、棉铃虫、菜青虫。这4种害虫对种荚的总危害率在20%以上;二是芜管;三是蚜虫,危害黄芪的蚜虫是槐蚜和无网冲管蚜的混合群体,以槐蚜为主,多集中危害枝头幼嫩部分及花穗等。植株被害率达80%以上,致使植株生长不良,造成落花、空荚等,严重影响种子和商品根的产量和质量。
(1) 豆荚螟。6月下旬至9月下旬发生。成虫在黄芪嫩荚或花苞上产卵,孵后幼虫蛀入荚内咬食种子,老熟幼虫钻出荚外,入土结茧越冬。
防治措施:在花果期用90%敌百虫1000倍液,或乐果800~1500倍液喷杀,7天1次,直到种子成熟。
(2) 蚜虫。蚜虫是危害黄芪的三大害虫之一,危害嫩枝叶,使幼苗变形、卷曲,甚至枯萎死亡,其分泌物常引起病菌繁殖,严重影响寄主的生长。一般4~6月的干旱期,有利于该虫的发生,往往大量发生。但暴雨常会造成蚜虫大量死亡,种群密度迅速下降。蚜虫的天敌种类较多,对其影响较大的有瓢虫、蚜虫蜂、草蛉和食蚜蝇。
生活习性:1年发生多代,主要以无翅胎生雌蚜、若蚜为主,柄息于背风、向阳的山坡,地堰,沟边,路旁的地丁、野苜蓿、野豌豆等杂草和冬季的心叶及根茎交界处越冬,也有少量的越冬卵。次年3月在越冬寄主上大量繁殖,至4月中、下旬产生有翅胎生雌蚜,形成春季的第一次迁飞高峰。一般以平均气温15℃~23℃为繁殖适温,19℃~22℃为最适宜繁殖温度。
防治措施:用1.5%的乐果粉剂,或2.5%敌百虫粉剂喷粉,或用40%乐果800~1500倍液,每隔4~5天喷1次,连喷2次。
(3) 黄芪籽蜂。以成虫产卵管刺入荚果种皮内产卵,孵化出幼虫危害幼嫩种子。蒙古黄芪的种子被害率一般为10%~30%,严重者可达50%,膜荚黄芪受害率更高,黄芪籽蜂是黄芪的三大害虫之一。主要有内蒙古黄芪籽蜂、北京黄芪籽蜂、圆腹黄芪籽蜂和拟京黄芪籽蜂。
防治措施:黄芪籽蜂对黄芪种子的危害率一般为30%,严重者达50%。清除杂草,处理残株和枯枝落叶,减少越冬虫卵;种子处理,用杀虫剂拌种;生长期药剂防治,在盛花期及青果期喷施敌百虫剂,或40%乐果1000倍液,或50%磷胺乳油1500倍液喷杀,7天1次,直至种子成熟;种子采收前喷西维因粉剂,每667m2,喷西维因粉1.5kg。
(4) 芫菁。芫菁是黄芪产地的主要害虫,为黄苠三大害虫之一。危害黄芪的芫菁共有9种,在内蒙古丘陵或山区危害尤重,取豕茎、叶、花和幼嫩部分,严重时可在几天内将植株吃成光杆。以大头豆芫菁、中国豆芫菁、暗头豆芫菁数量居多,占总数的80%以上。其次为蒙古斑芫菁、苹斑芫菁,个别还有丽斑芫菁、小斑芫菁和绿芫菁。
防治措施:冬季翻耕土地,消灭越冬幼虫;在成虫发生期进行人工捕杀,因该虫有群集危害习性,可于清晨网捕;用药剂防治,成虫发生期喷2.5%敌百虫粉剂,每亩用1.5~2kg,或喷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每亩用药液75kg。
四、采收与加工
(一)采收
1.根的采收
高海拔、高纬度、冷凉地区一般直播种后4~5年采收,移栽黄芪定植后2年采收,半野生黄芪栽培于高寒冷凉山区,以生长4~5年采收为佳,但生长6~7年其根仍然充实而不木质化。据测定,不同年龄采收黄芪的氨基酸含量,以3年生以上的含量最高,1年生次之,2年生的最低。一般春秋两季均可采收。春季从土壤解冻后至萌芽前,秋季在叶片枯萎后至土壤上冻前,以秋采质量好,其是9月份,是黄芪的最佳采收期,根的干品率高,根部坚实,粉性足,品质好,产量高,此时是黄芪皂苷含量的峰值期,野生品种多在立秋后采挖。先割去地上部分,或用机械把深层土抖松,然后用手拔出。厢栽的可去除厢栏后,将根取出。
2.叶的采收
黄芪的叶也可入药,或作保健饮品的原料。叶片一般在7月中下旬采收,可以连茎一起收割,也可单独收获叶或茎。如果叶片发生白粉病,则不能采收。
3.种子的采收
膜荚黄芪播种后,第一年开花少,种子成熟度不好,第二年大量开花结果,第三年枝繁叶茂;蒙古黄芪第一年播种后基本不开花,翌年开花。黄芪为无限花序,种子应分批进行采收。否则,等上部种子成熟时,下部的种子已经脱落。黄芪种子成熟时果荚下垂,果皮变黄白色半透明,果内种子呈绿褐色,即可采收,若采收过晚,不仅硬实率高,而且荚果容易开裂造成损失。也可在50%种子成熟时割取果实,晒干脱粒。恒山的蒙古黄芪种子一般在7月下旬成熟,膜荚黄芪的种子在8月中旬以后成熟。
(二)加工
黄芪根部挖出后,去净残茎、根须,切下芦头,抖净泥土,然后进行晾晒至半干。堆积1~2天后再晒,待晒至八成干时,剪去侧根及须根,扎成小捆,再晒至全干,即成“生黄芪”。家种品种原条带芦头生晒者为“原生芪”;野生品种斩去芦头生晒者为“红蓝芪”;家种品种选条粗大,皮细嫩的用沸水撩过,搓直,以当地产的乌青叶煎汁,加青矾、五倍子染黑外皮,斩去芦头,称为“冲正芪”;家种品种选匀条皮嫩的用沸水撩过,搓至顺直,斩去芦头至无空头为度,称为“炮台芪”,分正副两档。冲正芪和炮台芪用沸水焯过的当地称“熟芪”;关芪起土后,用沸水浸约2分钟,取出,阴至身爽,斩除头尾,晒至五成千,分大小条,捆扎成约15kg 一小捆,称为“把正芪”。黄芪应储藏于干燥、通风处。适宜温度30℃以下,相对湿度60%~75%。商品安全水分10%~13%本品含黄芪甲苷(C44H68014)不得0.04%。
(三)产量质量
1、产量 一般栽培3~5年收获,每亩可产干品150~200千克。
2、质量 合格品:无芦头,无尾梢,无须根,无枯朽,虫蛀及霉变。佳品:条粗,皱纹少,断面周边色白,中心黄色,俗称“金井玉栏”,质坚而绵,粉性足,味甘。